图为工友们在隧道内清淤。 陈星衡 摄
隧道清淤是个脏活累活,安洪生总会照顾年龄大的师傅们,让他们从事淤积装袋等劳动强度小一些的活,自己则和年轻工友们干最重的“转运”活。他们提着沉重的编制袋、挥舞着胳膊,三步并两步的把编织袋一袋一袋地往轨道车上“甩”。有时候清淤时候受条件限制,需要把手伸进冰冷的淤积里,一把一把将淤积从侧沟中掏出来。
“带了两层口罩,都挡不住这黑灰。”作业时灰尘飞扬,大家都戴着口罩、手套、帽子等,口罩夹层都是黑色的印记,每次清理淤积他们都要挥动铁锹千百次,来来回回要走几万步。来一趟秦岭隧道不容易,为节约作业时间,安洪生和他的工友们带着干粮上“战场”,一干就是一天。
走出洞口,早已过了中午饭点、大伙摘下口罩,就着隧道里的冰水简单洗了把手脸,便席地而坐吃起了干粮。6个小时的奔波,每个人的脸上都形成了一道道黑色印记。“虽然又脏又累,但是每当走出隧道,看到一趟趟列车安全通过,再多辛苦都值了。”安洪生说。(完)
第73集团军某旅:新质作战力量“攥指成拳”****** 第73集团军某旅 新质作战力量“攥指成拳” 解放军报讯 记者向黎鸣、特约通讯员喻润东报道:春节假期刚结束,第73集团军某旅一场合成营对抗演练打响。该旅领导介绍,此次演练,侦察无人机、指控通信装备等新质作战力量悉数亮相,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。 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,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,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作为陆军新型合成部队,近年来他们陆续列装多型信息化装备。为最大限度挖掘新装备潜能,他们在演训中提高险难课目比重,持续强化作战效能发挥、指挥链路贯通、作战体系融入,推动新质作战力量“攥指成拳”。 “前方发现‘敌’隐蔽火力点……”指挥车内,该旅合成一营营长何璇紧盯屏幕,接收无人机回传的战场情报。发现“敌”隐蔽火力点正好处于夺控要点时,何璇果断下达“呼叫炮火支援”的指令。随着一声令下,炮火顷刻间覆盖目标,实现精确毁伤。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,下一步,他们还将与友邻部队探索建立长效联训机制,针对多种作战力量运用制订联演联训计划,重点突出作战力量编组联训、指挥信息系统综合演练等内容,全方位提升战场信息收集、辅助决策研判、精准火力打击等实战能力。(解放军报 作者:向黎鸣、喻润东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